科學規劃、技術創新、政策扶持……隆德縣溫堡鄉設施農業實現了轉型升級,在提升產量和質量的同時,有效帶動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近日,筆者來到位于溫堡鄉的綠洲蔬菜專業合作社拱棚搭建現場,吊車等大型機械轟鳴,工人正井然有序地施工。據綠洲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合作社成立已有11年,主要種植辣椒、西紅柿、甘藍等蔬菜,每年可帶動周邊200余名群眾就業,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
“我常年在合作社務工,這段時間干拆棚建棚工作,接下來是摘辣椒、澆水、裝車等工作,每年下來有五六萬元收入。離家近也不耽誤干農活,一年下來挺好的?!本G洲蔬菜專業合作社工人杜銀平說。
來到溫堡鄉楊堡村,村集體的5棟日光溫室里,穴盤整齊排列,辣椒與芹菜幼苗破土而出,長勢喜人。工人在一排排嫩綠的幼苗間穿梭,細心地將培育成熟的辣椒苗搬運上車,運送至拱棚內栽種。今年,溫堡鄉通過“黨支部+村集體+企業+農戶+基地+市場”的經營模式,共種植設施蔬菜3542畝(二茬復種1052畝),其中綠洲蔬菜專業合作社、隆德縣綠騰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1家經營主體承擔了80%的種植任務。“我在溫堡鄉承包了300多畝土地種植蔬菜,搭建拱棚180棟,已經種了5年。這里地塊平整,用工、用水都方便,一年下來效益可觀?!甭〉驴h綠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小娟說。
此外,溫堡鄉在推動設施農業發展的進程中,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發展模式,鼓勵村集體和農戶以土地入股、返租倒包等形式參與經營,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解決了企業用地難題,也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租金+薪金”的雙收益。
從鋼架拱棚到智能溫室,從農戶自種到訂單種植,溫堡鄉以“蔬菜進川、藥材上山”為抓手、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推動農業產業規?;?、標準化發展,讓設施農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近年來,溫堡鄉通過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引進多家企業發展設施農業,帶動本鄉農戶返租企業拱棚,增加農戶收入。截至目前,全鄉建有設施大棚3000余畝、日光溫室21棟、冷庫8棟,設施農業已成為溫堡鄉帶動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溫堡鄉農業干事李世貴說。(通訊員 張浩亮 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