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們陪您打乒乓球吧,適當運動有益健康。”3月4日,在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和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來臨之際,隆德縣高級中學4名高一學生程孔杰、辛濤、黨柏楠和翟文慧,穿著紅馬甲,走進隆德縣老年養護院,穿梭在老人之間,爭做身邊的雷鋒。
“爺爺,您指甲縫里的泥得慢慢剔,疼了就說一聲。”程孔杰蹲在長椅旁,握著68歲老人李繼續的手,用酒精棉片仔細擦拭指甲刀。老人手背上布滿了皺紋,指節因常年勞作微微變形。“這雙手種過麥子、摘過辣椒、編過藤筐,就是沒享過清閑。”老人念叨著。程孔杰抬頭一笑:“您這雙手養活了全家。”
志愿者為老年養護院的老人們修剪指甲。
走廊西側,辛濤正用毛巾熱敷謝永科花白的胡茬。電動剃須刀的嗡鳴聲中,老人閉眼哼起小曲。“謝爺爺,剛才黨柏楠和您打球耍賴。”辛濤趁機“告狀”。“李爺爺這招扣殺比我的教練還厲害。”話音未落,活動室里傳來黨柏楠的喊聲。李來萬老人握著球拍笑著說:“我年輕時在地頭支塊門板就能打全場,你們這球桌算個啥。”
享受剃須時刻的老人。
健身區內,翟文慧扶著78歲的王奶奶體驗健身器材。“腳要像踩風火輪,對,就這樣。”她模仿著哪吒的姿勢,逗得老人前仰后合。隔壁臺球桌旁,程孔杰臨時客串裁判,看辛濤和兩位老人進行“三代人對抗賽”,撞球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
小小乒乓球,連接兩輩人的心。
臨別時,學生與老人們已預約了下個周末的臺球“復賽”:春日的約定,從來不是單程票。
“學雷鋒文明實踐不在事情大小,難在堅持,貴在堅持。”隆德縣團委工作人員范福星說,大家從自身做起,用一個人的努力推動一群人,用一群人的努力推動一座城,最終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師越 見習記者 楊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