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春光明媚,位于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的鐵橋菊蓮餐飲公司,一幅幅生動的勞動畫卷正徐徐展開,這里不僅是美食的誕生地,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場。
車間里,十余名女工身著整潔的工作服,手法嫻熟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從洗面、沉淀到切條、打包,每一個流程都如同精密的機械運轉,既高效又充滿活力。大家的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幸福,在這里她們不僅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門路,更重要的是,家門口的就業模式讓她們實現了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工作人員在車間內忙碌。
“以前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城里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心里總是牽掛著。”一位女工邊忙著手中的活計邊感慨地說,現在得益于金鳳區政府的就業工廠政策,她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既賺了錢又能時刻陪伴在家人身邊,這種幸福感是以前難以想象的。
家門口的就業模式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這里僅僅是銀川市金鳳區就業工廠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金鳳區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將促進民眾家門口就業作為推動鄉村經濟振興的關鍵舉措。通過盤活閑置國有資產,打造就業工廠,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近的就業機會,更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家門口就業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幸福。
金鳳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推動就業工廠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政策引導和支持作用,為就業工廠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在政府的扶持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就業工廠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的發展格局,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就業工廠的發展模式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高了農民收入,它還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聯動。
工作人員一絲不茍地切條。
下一步,金鳳區將繼續深化就業工廠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就業質量。計劃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務保障體系,推動就業工廠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同時,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徑,努力打造具有金鳳特色的鄉村振興品牌,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的“金鳳智慧”和“金鳳力量”。(寧夏日報記者 王婧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