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區香溪美地社區的志愿者們有個溫暖的約定:每個月18日,他們總會帶著笑容敲響特殊家庭的門。這是一支由社區黨委帶領的“一米暖陽”志愿服務隊,他們把“最后一米”的服務距離變成黨群心貼心的溫度。
愛心準時敲門溫暖“最后一米”
在社區成立之初,居民臺賬上標注的1500余名孤寡老人、55名殘疾人成為愛心服務的重點對象。經過不斷深入的入戶走訪,網格員發現孤寡、獨居老人幫扶需求尤為迫切。為此,2023年10月,社區成立“一米暖陽”志愿服務隊,幫扶范圍覆蓋孤寡老人、殘疾人、患癌婦女及所有需要幫助的群體。
這支志愿隊由社區黨委牽頭,聯合共駐共建單位、愛心人士和黨員志愿者,構建起從社區黨委到樓棟長,從紅色物業到黨員中心戶的四級聯動溫情網絡。經過商定,志愿者們相約每月定期上門服務,于是每月18日這個平凡的日期便化為一個“溫暖的約定”。讓空巢老人的家里響起家常話、為行動不便的居民理出精神發型、給殘障家庭排查安全隱患,這些看似平凡的善舉溫暖了社區服務的“最后一米”。
在“一米暖陽”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一年多時間里,溫暖故事在社區不斷上演:愛心商家隨時響應義剪需求,每月為行動不便居民提供上門理發服務;共建醫院組建“移動義診隊”,為高齡老人開展血糖測量、中醫問診等服務;網格員們手持工作臺賬走街串巷,精準摸排鏈接服務。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張奶奶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來,張奶奶常因獨居感到孤獨,需要有人陪伴;郭姐因胳膊摔傷,兒子在外工作,日常起居成了問題,需要社區的幫助;居民王元培從小父母離異,后因工傷導致半身不遂,需要聯系轄區理發店進行義剪,提供個性化幫助。
聚焦困難幫扶 構筑溫暖底色
如今,“一米暖陽”志愿服務搭建“銀發人才庫”,帶動退休黨員發揮余熱、服務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主力軍”。老黨員李可盈以書法為紐帶,義務為居民寫春聯、辦課堂,用筆墨勾勒黨員服務群眾的生動圖景,成為社區黨建引領榜樣傳承的鮮活樣板。小區黨支部書記王占清發揮文藝組織能力,積極動員小區內有文藝特長的黨員和居民,成功組建諸葛樂藝術團……
一步步走下來,“一米暖陽”這支隊伍像滾雪球一樣,黨員帶頭、群眾響應,服務范圍越擴越大,溫暖越聚越濃。500多場活動、600多名志愿者,共計服務了1000多個家庭。
“一老一小一困”是社區治理的關鍵詞,近年來,金鳳區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通過組建“一米暖陽”“七點半拉窗簾”“向陽花”等志愿服務隊,聚焦困難幫扶、環境整治、文化建設,讓老人安享晚年,兒童茁壯成長,困難群體得到關懷,共同構成社區生活的溫暖底色。(記者 劉旭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