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夏欣)4月29日,在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寧夏教育強區新聞發布會上,寧夏教育工委副書記劉炎勝向媒體記者介紹了寧夏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舉措。
2025年寧夏職業教育自治區級賽事已于4月22日拉開帷幕。此次賽事規模宏大,共設155個賽項,吸引了56所學校、103家企業積極參與。4270名學生與303名企業員工同臺競技,后續將依據區級賽事成績,選拔優秀選手出征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近年來,寧夏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通過實施高職“雙高”計劃、中職“雙優”計劃、辦學條件達標工程等5項行動計劃,實現職業教育“內強質量、外樹形象”。目前,寧夏已擁有2所國家級高水平高職學校、13所國家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成18個現代產業學院,打造5個市域產教聯合體與17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區43所職業學校開設321個專業,在校生達14.6萬人,“雙師型”教師占比達58%,每年為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N”產業輸送近3萬名技能人才,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為進一步支撐自治區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成才需求,寧夏職業教育將重點推進三項行動。在布局結構優化行動方面,通過資源整合與辦學層次提升,加速職業本科學校建設,強化職業專科學校特色,做精中職學校,構建縱向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同時建立行業、產業、教育協同發展機制,定期發布重點緊缺、限制新增、建議撤銷專業“三張清單”,引導學校圍繞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等優勢產業,以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興和未來產業布局專業。
關鍵辦學能力提升行動將持續深化“雙高”“雙優”計劃,采用頭部企業、牽頭學校、職教專家“三組長制”,全面推進專業、課程、教師等方面改革。利用人工智能改造傳統專業,設計“人工智能+課程”,推進產業導師特聘計劃,建設自治區職業教育規劃教材,推行生產性實訓,全方位提升職業學校辦學水平。
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將壓實地方責任,發揮行業產業優勢,打造更多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現代產業學院。探索產教融合載體市場化、實體化、項目化運行模式,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通過學徒制、訂單班等方式,為企業培養大批高素質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