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焦渴的寧夏青銅峽銀北灌區,農作物正迎來淌水關鍵期。在銀川市興慶區通貴鄉通北村玉米地里,隨著支渠取水口的測控一體化閘門緩緩開啟,黃河水歡快地奔向田間,穿過黑色滴管,注向玉米苗根部。
“現在淌水比以前省心多咧!”渠邊,水管員馬云威就著田埂坐下,跟記者嘮起了變化:“以前淌水沒個數,動不動就淹灘漫路。自從水權改革后,水指標確權到渠系、田塊,啥時間淌、淌多少,都測算好了,一滴水不浪費!”
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深化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地處西北內陸干旱區的銀川,水資源嚴重短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靠過境黃河水和地下水。如何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銀川市通過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耗、再生水深度開源,借助用水權確權、定價、收儲、交易和抵質押等市場化推力,把水資源變水資產,讓每一滴水的價值得到最大化展現。
“大鍋水”一去不復返
“閘門已關,原定用水量90萬立方米,實際用水量86萬立方米,節水4萬立方米!”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通義村,隨著通義渠灌域一萬多畝水稻第二茬水全部灌完,該支渠負責人劉立新隨即打電話給干渠管理所核定用水量。
農田灌溉,也要定量?“不是以前的‘大鍋水’‘糊涂賬’了!”劉立新感慨。
“天塹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痹趯幭?,兩千多年的引黃灌溉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饒景象。進入新時代,面對水資源趨緊形勢,如何破解“水困”,讓黃河水繼續潤澤兩岸?
農業作為銀川市的絕對用水大戶,是節水挖潛的“主戰場”?!按_權是先決條件,我們根據農業灌溉面積、作物類型、灌溉條件等,在試算需水總量基礎上不斷修正,應確盡確?!便y川市水務局水資源科科長張志浩告訴記者,2022年,銀川市共核定農業確權灌溉面積243.93萬畝,頒發農業用水權證280個,核定確權水量11.645億立方米。
摸清了家底,有限的水資源誰來管?銀川市綜合考慮曾經的水利協會用水管理粗放、水資源利用效率低等情況,注銷了158個用水協會,統一成立36家灌溉服務公司/合作社,全面執行新批復的終端水價,實行水費“收支兩條線”。
賀蘭縣立崗鎮,為落實用水權改革和水價綜合改革,成立了寧夏立水源智能節水科技有限公司?!拔覀儼阉畽嘀苯臃峙涞矫總€用水戶戶頭,用水戶、行政村和水務公司之間簽訂三級水權代管協議,用多少水、節多少水、如何交易,我們統一管理?!痹摴矩撠熑送跸懔嵴f。
從“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變成“分配多少用多少”,從以地定水到以水定地,農業灌溉“精打細算”帶來水指標年年有余。
“以前大水漫灌、晝灌夜不灌,多少水白白排到溝里了?,F在每條支渠專人專崗服務,水管員直接把水送到田間地頭,再也不是想啥時候灌就啥時候灌、想灌多少就灌多少,搶水罵仗的也沒有了?!蓖跸懔岣嬖V記者。
以立崗鎮為例,用水確權開展以來,農業用水年年均有節余。特別是2022年節水1300萬立方米,當年就交易水指標330萬立方米、收益金額33萬元,打響了全區農業灌溉水權交易第一槍。其中,收益的70%獎勵節水用水戶,調動了大家的節水積極性。
在灌溉的“最后一公里”,技術手段上新讓節水更智慧?!坝辛藴y控一體化閘門,啥時候開閘、放多少水,電腦設定好了,一人就能操心一萬多畝田!”劉立新樂呵呵地說。
目前,銀川市全渠道測控一體化閘門安裝率達到95%以上,通過干渠直開口水量結合灌溉面積,實現了精準按畝收費,“用多少水交多少費”的觀念逐漸普及,大水漫灌、邊灌邊排等現象不見了。
據統計,與2020年相比,2024年底銀川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526提高至0.565,農業畝均用水量由716立方米下降至556立方米,農業用水占比由81.3%下降至75.8%,實現農業節水3.47億立方米。
引導水往“高”處流
走進寧夏西夏嘉釀啤酒有限公司的中水處理車間,生化池翻涌出大大的水花?!拔覀兿冉o污水充氧、降低COD(化學需氧量),再經過沉淀、膜過濾、紫外線殺菌等層層‘體檢’,原本要排放的廢水就成了綠化和設備冷卻的水源。”該公司能源經理孟澤祥說。
作為工業用水大戶,西夏嘉釀的中水回用項目,通過深度技術處理降低污水中的COD、異味和懸浮物等雜質,同時定期對生產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以降低水耗。目前,企業水耗從2015年的3.84m3/KL降低到2024年的 2.08m3/KL,下降了45.8%,遠低于自治區核定行業用水標準。
結余的水去了哪里?“入市交易!一部分水指標出讓給了用水緊缺的企業。”孟澤祥告訴記者。
在寧夏,水指標出讓交易是這兩年的新鮮事。打開寧夏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用水權轉讓公告隔三岔五就有更新,有工業和農業領域內部用水指標轉讓的,也有農業用水指標跨行業出讓給工業企業的。
“我們根據不同水源、用途確定了多項用水權價值基準,引導節余或閑置水指標入市交易,越來越多水流向了更高產高效的行業和產業?!便y川市水務局用水權改革工作人員盛博說。
走進銀川經開區的寧夏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隨著多輪激烈競拍的落槌,該公司用水管理負責人李學玉揪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耙婚_始,我們也是滿世界找水。工業用水指標都已確權,新上項目沒有水指標,真是等米下鍋,干著急!”就在李學玉焦頭爛額時,一則寧夏農墾賀蘭山農牧場386萬立方米的農業用水指標出讓公告,讓企業看到了希望。
“當時幾家企業在平臺競拍,看誰高出基準價多,最后中環公司以0.83元/立方米的價格競拍成功,交易收益320萬元左右?!辟R蘭山農牧場農水中心經理吳建平說,看到節約的水資源變現,大家感到非常振奮。
在銀川市,稀缺水資源搖身一變成了流動的水商品,“這邊喝不完、那邊渴得緊”現象變少了,更多新上項目不再因缺水“卡脖子”,水資源得到了更加科學高效和精準的配置。
據了解,用水權改革以來,銀川市累計開展用水權交易100筆,交易水量6.94億立方米,成交金額達7.13億元,位列寧夏第一。累計開展用水權收儲10筆139.93萬立方米,用水權抵質押貸款9筆,抵質押水量91.06萬立方米,貸款總金額119.6萬元。
水資源入市交易,推動企業紛紛念起“節水經”,“以水效論英雄”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2023年,銀川市工業用水8170萬立方米,占比4%,實現工業增加值1127.19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同2020年相比,銀川市工業萬元GDP用水量由120立方米下降至73立方米,下降率達39%;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16.8立方米下降至13.1立方米,下降率達28.4%。兩項指標均遠超自治區預定的“十四五”目標值,實現了水資源利用質效的躍升。
開拓再生水“第二水源”
前不久,在銀川市民大廳,3家新材料龍頭企業在銀川市“六權”交易平臺經過多輪協商,最終以0.728元/立方米的價格,完成河湖生態再生水利用置換用水權交易。每家企業向出讓方銀川市水務局購買用水權50萬立方米,購買期限一年,總成交額109.2萬元。
用再生水補給河湖,以此置換黃河水指標發展產業,這在寧夏還是頭一次。
午后,記者來到銀川市城北的第二第四污水處理廠片區河湖生態再生水利用項目現場,站在濕地進水口向左望去,菖蒲和蘆葦“霸占”了整個潛流濕地的單元池,像一望無際的綠島。
“污水處理廠排出標準一級A尾水來到濕地,我們通過潛流濕地工程和生物措施深度凈化,再流入表流濕地進行穩定,最后達到Ⅳ類水,全部作為生態補水排到旁邊的閱海湖?!痹擁椖考夹g運維工程師馬小發講起了再生水的來龍去脈。
再生水變身河湖生態補水,只是第一步。馬小發掰著手指頭又算了一筆賬:“這個項目每年處理1989萬方水,每立方米生態水可以置換0.8立方米的黃河水,相當于每年可以置換1591萬立方米的黃河水指標。通過水權置換,再交易給有需要的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可達1100多萬元呢!”
從再生水到產業用水,為何要經過黃河水的置換?
對此,銀川市水務局副局長金龍高給出了先行先試的用水思路:“一方面,受管網敷設代價大、再生水處理工藝煩瑣、不同企業對水質要求差距大等因素制約,工業利用再生水很難有較大突破。另一方面,優質黃河水直接用作生態補水‘大材小用’了。通過再生置換水收儲交易,難題一下子解決了,還可以實現優水優用、分級配置?!?/p>
據了解,為支持再生水“開源”,銀川市還建設了南部再生水河湖生態利用工程、第六污水處理廠片區河湖生態再生水利用工程和第七污水處理廠再生河水利用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將實現河湖生態補水7000萬立方米,通過再生水置換黃河水水權交易,徹底打通“再生水—黃河水—產業用水”的置換通道。鼓勵支持企業參與礦井水綜合利用,將自身確權的黃河水指標置換出來進入市場交易,實現深度利用礦井水、用水權交易收益的“一舉兩得”。目前,全市再生水綜合利用率穩定達到58%左右。
“下一步,銀川市將繼續健全用水權交易制度,推動水資源向水資產轉變,努力走出一條西北干旱地區城市‘人水和諧、地水相宜、產水適配、城水協調’的‘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之路,為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堅強的水資源支持和水安全保障?!便y川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建華表示。(記者 張文攀 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