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寧夏日報周刊 -> 寧夏故事
          奔走30余年為寧夏革命志士“留史”
          九旬老人的紅色使命
          2025-07-02 07:09:20   
          2025-07-02 07:09:20    來源:新消息報

          王自成老人年過九旬仍精神矍鑠。

          王自成老人(右)退休后整理了大量有關張子華和恩和小學的資料。

          李海文寄給王自成的書信,對《懷念張子華文集》提出修改意見。

          王自成(左)與張子華弟弟王緒禮合影。 資料圖片

          張子華。 資料圖片

            “現在,參與采集、整理張子華等革命志士史料的老人一個個先后離去,我身負著繼續完成他們未竟事業的責任和心愿,能做一點是一點。要不,怎么對得起那些逝去的老人。”92歲高齡的王自成,有一樁紅色心愿始終縈繞在心間,為此,他不顧身體的不便,至今仍四處奔波、爭分奪秒……

            張子華,寧夏中衛市中寧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秘密組織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曾任全國總工會華北工會辦事處代理黨團書記。后任上海中央局組織部秘書,中共中央統戰部聯絡局副局長。1942年病逝。30多年來,王自成參與采集、匯集了大量研究張子華的文著材料,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史料。

            A

            百年恩和小學走出3位革命志士 九旬校友賡續“寧夏的革命搖籃”紅色記憶

            6月23日下午,走進王自成老人的書房,舒適、安靜,一切都井井有條。衣柜門、墻上掛滿了書法作品。書柜里珍藏著多年來收集的革命志士資料、研究成果、文物布展方案及往來信件等,全部用文件夾分類存檔。旁邊還擺放著一臺電腦,是老人每天工作的好幫手。

            張子華原名王緒祥,出生于1914年,是中寧縣恩和鄉沙灘村人(現“恩和鎮沙灘村”)。1927年從中寧縣恩和鎮恩和完全小學(以下簡稱“恩和小學”)畢業后,先后在蘭州二中等學校上學。1930年,張子華與孫殿才、張致和到北平(北京舊稱)上學,先后參加了黨組織,是寧夏早期參加革命的共產黨人。王自成老人介紹說,1937年秋,張子華以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代表身份,來寧夏與馬鴻逵談判聯合抗日等問題。回鄉省親期間,他與在家養病的張致和合計,建立了“恩和—延安”秘密通道,將恩和小學及外縣10多名青年學生輸送到延安抗大學習、參加革命。

            “恩和小學是張子華的母校,也是我的母校。這是我剛打印出來的恩和小學紀實文章,準備投稿,不知道會不會被采納。”王自成老人自謙道。鮐背之年的他,耳雖背,但頭腦清晰、步態輕盈。打太極、看書、寫字、整料史料、編寫文物布展方案,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有時,他還獨自一人到報社投稿,坐車往返銀川到中寧考察、指導相關單位工作……“這就是生活嘛,忙點好。”老人的一番話,讓很多年輕人自愧不如。

            “經過多年參與搜集、研究張子華的相關史料,2007年,我與他人聯名寫了一篇紀念文章《寧夏的革命搖籃——中寧恩和小學》,于當年1月25日刊登在《新消息報》文化周刊上。”王自成老人從書柜里拿出珍藏多年的報紙。

            恩和小學成立于1910年,歷經百年,歷史悠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走出了張子華、孫殿才、張致和3名寧夏早期參加革命的共產黨人;抗日戰爭時期,10多名畢業生奔向抗日戰場。他們都有著不平凡的戰斗經歷和光輝人生。1939年9月,中共中寧支部在恩和小學成立,4名黨員全部是該校老師。恩和小學為孕育革命英才建立了不朽的豐碑,為后代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被譽為“寧夏的革命搖籃”。

            B

            多年辛勞只為留住歷史的底稿 成立基金會采集研究張子華文史資料

            1990年,曾與張子華一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張致和聯系中寧縣志辦、恩和小學及張子華的親屬,提出在中寧縣組建“張子華教育基金會”的倡議,并于1993年9月開始籌建“寧夏張子華教育基金會”。基金會發起人包括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李海文、張致和、張子華的兒子延軍等。“當時我作為基金會籌備組人員,主要負責財務工作。”王自成老人說。

            “籌備工作最大的困難就是籌集資金,張子華的親屬和籌備人員率先捐款,有人一次性募集了1600元……但終因籌資不足,基金會未能正式建立。”說到這里,王自成心中有遺憾也有欣慰:“籌備期間,通過多年的辛勤采集,我們匯集了大量研究張子華的文史材料,成為研究其與地方黨史的重要歷史資源。由作家胡天培執筆,張致和、延軍與妻子向安華等人合作,撰寫并出版的《國共密使張子華》傳記,詳盡介紹了張子華的生平事跡,成為第一部研究張子華的專著。”

            “籌備組還先后收到10多幅紀念張子華和祝賀基金會的題詞,寧夏電影制片廠組織編寫了6集《國共密使張子華》電視劇本,我和基金會籌備組成員謝劍光收集了大量有關張子華的報刊資料,共計10余萬字,還編輯了《懷念張子華文集》。1999年,我專程到北京,看望張子華的夫人、兒子、兒媳,并委托在北京工作的王非凡幫延軍撰寫了《追思與懷念》一文。”

            2009年12月15日,王自成將基金會籌備期間收集的張子華、恩和小學相關資料移交給恩和小學。“2013年春,我向寧夏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介紹了恩和小學的相關情況,聯合會工作人員邀請我一起去該校實地調研。當年6月29日,聯合會授予恩和小學為‘寧夏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學校’。后來,恩和小學還舉辦了百年校史暨張子華生平事跡展。”王自成說:“展前,校長電話咨詢我布展相關問題,我立刻趕往恩和小學,住在那里連夜整理、布置、寫前言。”

            C

            一樁樁心愿盼早日實現 讓塵封文集走出庫房充實紀念館展陳

            2022年,沙灘村被中組部、財政部確定為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項目試點村。同年,張子華紀念館啟動。

            然而,一樁樁紅色心愿始終縈繞在王自成心中:《懷念張子華文集》至今塵封庫中;恩和小學校史展、張子華紀念館等需要充實、擴大。“近3年來,我根據自己掌握的史料,對校史展、紀念館布展提出了不少建議,編寫了《恩和小學校史展》《張子華文物列展》《塞上革命先驅張子華布展》3份布展方案,供相關部門參考。”王自成表示,“如今,籌備組的老人們先后離世。我雖身體不便,但仍肩負著繼續完成他們未竟事業的責任和心愿,盡綿薄之力。”

            “恩和小學不只是中寧縣成立最早的學堂之一,其光輝的治學傳統和對革命事業的貢獻在當地具有深遠的影響。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將校史展充實、擴大,使之真正成為一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自成期待著。(記者  陳秀梅/文  韓勝利/圖)

          【編輯】:石卿
          【責任編輯】:楊麗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完整版|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8|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精品91在线|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 日韩在线观看高清视频|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